河南一桥上现大量飞虫,原始昆虫蜉蝣知识

 

8月14日晚,河南邓州市汲滩镇当地的一处大桥上,突然出现密密麻麻大量飞虫,引发关注。根据当地村民说法,这些虫子是晚上有了灯光之后才才出来的,白天的时候并没有。可能是由于附近有水加上有灯光,就把虫子吸引过来了。

约300米长的桥上,无论是路面上还是空中都有大量的虫子,当有车辆路过的时候从灯光可以看出,密密麻麻的虫子就像“蝗灾”一样。 对此,专家表示,这种昆虫叫做蜉蝣,是一种水生昆虫,幼虫生活在水中,只有成虫才出水飞翔。成虫不进食,寿命短一般,只活几小时至数天,对农作物没有危害,当地大桥上近年来已经发生过两次。

 

蜉蝣是六足亚门蜉蝣科动物,具有古老而特殊的形状,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。其体形细长柔软,体长通常为3-27mm,触角短,复眼发达,稚虫水生,成虫不取食,寿命很短。

蜉蝣是一类原始而美丽的昆虫,起源于石炭纪,距今至少已有2亿年的历史,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。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,全世界已知约30-50种,中国已知约36种。蜉蝣体形细长,体璧柔软。

 

幼期(稚虫)水生,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。春夏两季,从午后至傍晚,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“婚飞”,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。产卵于水中。卵微小,椭圆形,具各种颜色,表面有络纹,具粘性,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。

稚虫期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,蜕皮20~24次,多者可达40次。成熟稚虫可见1~2对变黑的翅芽。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,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。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,秋、冬两季有些种类以水底碎屑为食。常在静水中攀援、匍匐、或在底泥中潜掘,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。

收藏 举报 分享 2021-08-17 13:48:14

0个评论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